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不仅是创建平安校园、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市政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学校与属地街道和城管等综合执法共同发挥校地双方管理职能,破解执法瓶颈 ,积极探索构建互联、互补、互动的管理协作机制,合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一、 流动商贩屡禁不绝,师生员工反映强烈
我校地处咸阳市秦都、渭城两区交界地带,西接国道312线和咸宋路,南临市政主干道并由此将学校分割为南北院两个独立地块,加之毗邻咸阳汽车北站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周边城乡结合部的郊区人员密集。

学校南北院大门和新架设的市政过街天桥长期被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堵塞道路交通,垃圾杂物乱堆乱放影响环境卫生,加工食品的煤气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售卖的食品缺乏卫生保障,同时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盗窃、斗殴事件时有发生,保卫处曾多次联系当地街道办、综治办、城管执法部门进行整治,但流动商贩分布散、流动性强,屡禁不绝,堪称“顽疾”,严重影响我校周边环境和师生安全。

二、校地联动,齐抓共管
当下,学校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广大师生员工对整治校门附近流动商贩的呼声高涨,纷纷向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呼吁拿出实际行动推进此项工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党委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育人初心,在管理服务中彰显对师生的关怀。对盘踞我校附近的流动商贩进行彻底整治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负面舆情的酝酿泛滥,更是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到实处的题中之意。
保卫处闻令而动,一是通过学校政协委员提案,并与属地相关执法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形成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吴家堡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学校主动积极配合的联合整治机制;二是在北院大门附近文林路非机动车道架设视频监控设备和120米隔离护栏。各二级学院、学生处加强对师生员工的相关教育,避免在流动商贩处消费。总务处主动征询师生员工对后勤保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更新菜品样式,最大限度满足师生员工对衣食生活的诉求。
属地综合执法部门采取集中整治与重点时段巡查值守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执法监管力度,集中取缔校园周边违规占道经营摊点,对劝导无效的商販依法依规进行处罚,重点时段执法人员和保安队员定点值守,对摊贩及时发现、及时劝离,彻底治理该处占道经营情况。目前困扰我校多年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现象已彻底肃清,师生员工师生及周边居民出行安全、通畅。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目前,学校附近流动商贩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保卫处将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深化同属地综合执法部门的协作联动,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治安乱点排查整治工作,同时加强内部安全防控,配齐配强校园安保人员和器材,认真做好入校人员登记,健全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安全防范应急演练,全力提升校园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吴家堡派出所驻学校警务室、吴家堡街道办和秦渭两区城管局紧密结合校园周边治安特点,将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逐步对校园周边的出租房屋、餐饮娱乐、商铺书店、废旧房屋等治安要素复杂区域进行全面清查,严格登记流动人员信息,深入核查可疑人员身份,确保潜在治安隐患不漏管、不失控,全力铲除违法犯罪滋生土壤。
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底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对流动商贩的彻底整治,不仅加强了学校与属地相关执法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也为今后校园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将继续秉承“安全第一、坚守底线”的理念,联动社会各界力量,筑牢校园安全,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